2016-11-04 意俱小編
如果其它國家把設計看作是一種理論的話,那么意大利的設計則有設計的哲學,或者設計的意識形態(tài)。
——烏貝托·艾科
前兩天,朋友在看到小意推薦的一些意大利家具,被驚艷的設計,一邊鬧著再也不要看國產家具,一邊又納悶,為啥世界上會有這么牛的設計?
對呀,這是為什么呢?
其實,除了從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吸取靈感以外,意大利家具設計由一戰(zhàn)過后的法西斯時期開始,經歷現代化運動之后,開始迅速轉型,經過一系列的設計新思潮,才最終形成當下設計風格。
下面小意就來簡單扒一扒這段歷史吧。
墨索里尼時期(1917-1945)
1926年,米蘭“理性主義”7人組的成立,標志著現代主義的正式開端。
這段時期,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,急需提高意大利總體生活水平,于是很推崇理性主義,因為簡潔、注重功能,還能批量生產。理性主義的兩大代表人物:德國密斯·凡德羅與法國勒·柯布西耶,提出“少即是多”的設計原則,對意大利家具設計影響很深。
密斯·凡德羅
勒·柯布西耶
在30年代末期,由于意大利經濟恢復,理性主義在政府以及國企面前失寵。以吉奧·龐蒂(Gio Ponti)為首的一批設計師,對這些丑到爆的設計也實在看不下去了,于是掀起了諾瓦茜托(NoveCento)藝術運動,提倡新古典復興。他們的作品融合了古典主義元素,在材料和結構上又以現代主義手法,加以修飾和簡化。
但是,他們所宣稱的諾瓦茜托,根本就是當時盛行的裝飾藝術風格好嗎!
0024落地燈,by Gio Ponti
戰(zhàn)后重建時期(1945-1960)
二戰(zhàn)以后,法西斯go die了,墨索里尼go die了,所以,設計師們認為,與之相關的理性主義、諾瓦茜托統統都該go die!
這時,“實用加美觀”的設計原則,就在意大利設計界開始流行了。設計師宣稱,要走藝術化的道路,要藝術地生產!在意大利工業(yè)設計的方向后,設計師們已經看你了木材了,開始探索新材料、新工藝,這段時期,玩的最多的就是塑料。
SOLE淑女椅,by Marco Zanuso
但是,口號喊多了,情緒一激動人就容易激進過頭。比如卡羅·莫利諾(Caro Mollino)為中心的設計集團,設計了一批流線型超現實主義家具,雖然藝術感爆棚,然而并沒啥用。
Caro Mollino1950年設計的茶桌
不過,集體腦熱的時候,總還是有些清醒人的。這些設計師,為了發(fā)展意大利本身的現代設計,主張和推動現代主義、理性主義發(fā)展。尤其是1946 年的家具和家庭用品展覽,以及1947 年米蘭的設計三年展,參展作品大多都體現了理性主義的簡單、樸實、功能性。
Supper Leggera,by Gio Ponti
設計引導型的生產方式也是在戰(zhàn)后確立,企業(yè)基本唯設計師馬首是瞻。比如說,1954 年成立的扎諾塔(Zanotta)公司,就只生產卡斯提格里奧尼兄弟設計的產品。而更有任性的,比如加迪拉、加西亞、馬吉斯特列蒂,索性自己開公司。
Design,by Castiglioni
戰(zhàn)后的意大利設計師地位非常高,以致于在當時,人家說到追星,很可能追的設計師,而不是肖瓦娜·曼加諾、阿莉達·瓦莉這類當紅明星。
castiglioni allunaggio outdoor stool ,by Castiglioni
消費偶像時期(1960-1970)
60 年代以后,意大利進入了消費社會階段。這個時期的設計正式轉向現代主義,設計既有技術性,也保存了手工藝傳統,而且開始重視人的感覺。
比如,在科隆博(Joe Colombo)看來,科學、技術、人體工學都是扯淡,給人舒適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。他設計的Tubo椅,就強調空間彈性,以及給人舒適的感覺。畢竟屁股決定腦袋嘛,屁股舒服了腦袋才好使吧。
Tubo椅,Joe Colombo
60年代后期,對于一些只考慮服務上層的設計師,知識分子們不樂意了,不把我們放在眼里,普通老百姓也不放在眼里,這算什么事兒呀?
于是,激進設計浪潮興起,這場“反設計”( anti-design)運動,主要就是反對由美國盛行的國際現代主義。
比較有代表性的,就是1966年由加提、包里尼和提奧多羅設計的反潮流椅子“袋椅”。額,這玩意兒真的不是個袋子么?
SACCO袋椅,by P.賈蒂、C·巴烏利尼、F·戴奧道洛
另一個,就是羅馬茲(Lomazzi)設計的吹氣沙發(fā)(Blow chair) 。
Blow chair,by Lomazzi
沖突與交流年代(1970-1990)
在70年代,社會動亂沒有了,安定的生活環(huán)境下,激進主義、反設計都退潮了,現代主義還是主導風格,它沒有演化出一個明確的方向。但這個時候,后現代主義漸漸開始流行,直到80年代,到達鼎盛時期。
那個時期的設計,出現強烈的色彩,豐富的裝飾,最重要的是有很強烈的“惡搞”情結,其中最厲害的就是艾托爾.索扎斯(Ettore Sottsass)。
Ettore Sottsass
索扎斯在逛博物館時,發(fā)現收藏的全都是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,心里就不爽了:為什么只收藏現代主義作品,要色彩沒色彩,要藝術沒藝術……于是回頭就設計了這個色彩濃烈,造型古怪的卡爾頓書架。
carlton,by Ettore Sottsass
而另一位后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—米凱萊·德·路奇(Michele De Lucchi),他的作品幾乎成為后現代主義設計的代名詞。1983年德·路奇為MemphiS設計的First扶手椅,至今都還在生產。
First扶手椅,Michele De Lucchi
1990年以后,穩(wěn)定的社會環(huán)境下,意大利設計一直在尋求現代主義、后現代主義和新方向之間的平衡,不同風格之間的碰撞,讓傳統工藝與新技術、新材料不斷融合,讓當下的意大利家具的風格越來越多元化。
最后,小意想說這么多風格的家具,無論你看上哪一款,記得聯系小意呀,小意一定為你平行跨境,傾力呈現。
- 意俱home官網 -
http://www.mm1993.cn/
更多意大利國際家居品牌盡在“意俱home”
原創(chuàng)文章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
- END -
尊享熱線 400-100-5075